作者?/ 金角大王
編輯?/ 銀角大王
運營?/ 小 餅 干
女性導演話題再度進入熱門。
這邊,北大一場《墜落的審判》映后交談貢獻了不少幽默諷刺程度的段子和女性議題的爭論。
而另一邊,雜志《中國銀幕》最新一期的“盤點中國優(yōu)秀導演”的圖文展示頁,一眾老牌導演+新勢力導演11個人,16開的頁面排版,賈玲的照片頭朝下,被排在了書頁的夾縫里面,不仔細看都看不出是她。
這倒是很微妙的呈現(xiàn)出了女性導演的一些艱難處境。
即便是手握《你好李煥英》《熱辣滾燙》兩部大熱門作品,拿下了88億的票房,成為前票房十名排行導演中唯一的女性導演。但在一眾男導演當中,她依然需要“夾縫里求生存”。即便是朱利亞·迪庫諾這樣的女導演,在某些東亞場合下,依然會被當作“邊緣人”。
但在這場“芭比”小劇場笑話的輿論中,值得慶幸的是,人們終于看見了女性導演,以一種平等的、尊重的視角。就像現(xiàn)場北大學子們的噓聲打斷主持人滔滔不絕的發(fā)言一樣,“請讓導演說”。
一、這些女導演們
要聊女導演,在華語電影的語境下,必然先把許鞍華列出來。
許鞍華有多厲害?
香港影壇史,她與王家衛(wèi),徐克等齊名,被稱為七、八十年代新浪潮導演。三次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獎,六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導演獎,是中國電影史上獲得三金導演獎最多的華人導演。2020年,她又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(jié)終身成就獎,是全球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導演。
職業(yè)生涯拍攝過90多部電影作品,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《桃姐》《黃金時代》《半生緣》《玉觀音》《姨媽的后現(xiàn)代生活》《投奔怒海》……隨手拎出一部都是經(jīng)典作品,當然也有褒貶不一的作品,比如馬思純主演的《第一爐香》,但她的華語第一女導演地位毋庸置疑,盡管許鞍華本人對“第一”的名頭過重,“覺得很不好意思”。
不同的類型題材、不同的風格,許鞍華的作品里有女性話題的探討,有底層人士的描摹,有張愛玲文學的細膩闡述,但也有歷史題材的涉獵,奇幻恐怖,拍起商業(yè)片也一樣手到擒來。
在那個幾乎被男性壟斷的電影導演圈,許鞍華證明了,男導演能做到的事,女導演一樣可以。
在刻畫女性獨有的感性和細膩上張艾嘉,作為演員,她拿過兩屆金馬影后,兩屆香港金像影后;作為導演,她用《夢醒時分》《最愛》《少女小漁》《心動》《20、30、40》《相愛相親》等電影,在香港電影新浪潮中裹挾而來。她足夠溫柔堅定,文藝又獨特。
還有非常會拍范冰冰的李玉。無論是《蘋果》《觀音山》還是后來的《萬物生長》《二次曝光》,李玉鏡頭下的女主永遠潮濕黏糊,擁有著十分獨特的吸引力。2022年李玉還執(zhí)導了犯罪劇情片《斷·橋》。
帶動小妞電影熱潮的金依萌、拍出了《過春天》的白雪、帶來了《愛情神話》的邵藝輝、《北京遇上西雅圖》的導演薛曉路,她的處女作是《海洋天堂》。還有北大那一場之后,新浪電影專場的“以她之力掀起浪潮——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主義電影”對談嘉賓內地著名女性導演楊荔鈉(《春夢》《春潮》《媽媽!》導演),以及反叛氣質突出的《嘉年華》導演文晏等等,這些女導演,也都是華語電影不可忽視的導演力量。
中國影史上也有赫赫有名值得大家記住名字的女性導演。
——比如帶來了被稱為中國女性電影的先鋒之作《無窮動》的寧瀛。
——比如執(zhí)導了《永不消逝的電波》的王蘋,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。
——又比如中國第一位女導演謝采貞。
誠然,如今大熱的賈玲導演,暫時無法與許鞍華并肩而論。
但她在當前的語境下,依然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她有無可替代的好觀眾緣,超乎想象的票房號召力。她能為電影產(chǎn)業(yè)帶來什么樣的女性力量得等未來的作品繼續(xù)評述,但從這次北大《墜落的審判》映后談話的輿論反應來看,從去年大熱的《芭比》到《熱辣滾燙》再到《墜落的審判》,女性導演們以象征著專業(yè)性的導演身份,一點一點證明著女導演們也可以很厲害!
戴錦華曾在FIRST影展的采訪中提到,電影是有性別的。她毫不避諱地直言:“從媒介特征、工業(yè)體制上、生產(chǎn)形態(tài)和組織結構上來看,電影都是男性的”。
如今,不論輿論場怎么貶低,賈玲都一點點站到了這條屬于男人的賽道里,并且正在做出成績。
二、她們不需要被評價是否漂亮
電影《墜落的審判》去年夏天就獲得了戛納金棕櫚大獎,前不久還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原創(chuàng)劇本獎。
作品由法國女性導演朱利亞·迪庫諾執(zhí)導,看一下這位導演的履歷:
2007年開始執(zhí)導她的個人首部紀錄片《Sur place》,2010年,擔任紀錄片《房子里的影子》的導演。2013年,個人首部電影《索爾菲雷諾之戰(zhàn)》提名了第39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處女作獎。2016年,執(zhí)導愛情喜劇電影《維多利亞》提名第42屆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原創(chuàng)劇本獎、最佳影片獎。2019年,執(zhí)導劇情電影《西比勒》入圍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(jié)主競賽單元。2021年執(zhí)導的影片《鈦》拿下第74屆戛納最高獎最佳影片金棕櫚獎。
面對這樣一個導演,北大法語系主任董強上場先強調了什么呢?
——“導演比我想象中年輕”。
董強甚至在之后的個人朋友圈內容再次強調了這一點。
這件事不禁讓人想起那句全網(wǎng)熱議的首爾梨花女子大學的著名標語:“你不用在意我的外表,因為我不是未來的妻子,而是你未來的老板”。
我們不去臆測董強在夸贊朱利亞·迪庫諾容貌時是什么樣的姿態(tài),又如何看待朱利亞·迪庫諾作為優(yōu)秀導演的這個社會身份。但,假如在面對諾蘭、昆汀、張藝謀時,這位教授不會上來就強調“導演很帥”,那么面對女性導演時,也大可不必在專業(yè)的工作場合特意強調她的容貌。
這件事,76歲、大師級別的地位毋庸置疑的許鞍華導演,也曾經(jīng)歷過。
除了單身未婚這件事一直是許多文章講述她生平時必然提及的標簽,2021年《好好拍電影》上映之后,有行業(yè)頭部自媒體用“丑”當標題寫許鞍華的故事。彼時,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。
本質上,這三個細節(jié)和賈玲為《熱辣滾燙》減肥成功之后,非但沒有如阿米爾漢一樣得到尊重和敬佩,反而多了不少過度減肥皮松有褶,肌肉造假的評價,性質一樣。
這些評價甚至一直延伸到了3月21日賈玲和吳彥祖的合照中。
什么滿臉褶皺、容貌焦慮等等話題再次黏上了賈玲。
而po出照片的場景里,賈玲在干嘛呢?
她在好萊塢索尼片場舉辦《熱辣滾燙》的內部放映交流會,以導演的身份。
傲慢的人還在關注這些女導演們的容貌和婚姻,女導演們已經(jīng)意識到了女性身份帶來的內容上的獨特視角和桎梏。
許鞍華面對大量關于關于女性問題的采訪提問時,說過這么一句話:“我不是刻意要表現(xiàn)女性,就是那個角色剛好是個女性而已”。這個說法,其實也恰好與本年度春節(jié)檔大熱門《熱辣滾燙》引起的討論不謀而合。
《熱辣滾燙》并不屬于爽文,沒有什么逆襲和男友和好如初的大結局,她也沒有強調要為女性代言,她只是做了一部非典型男頻敘事的電影而已。
新浪電影“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主義電影”的分享會上,導演特里耶與楊荔鈉、齊溪也聊到了這個話題:怎么看待當下的女性浪潮,怎么看待被貼上的女性主義標簽。特里耶說自己會接受這樣的標簽,但更重要的是,大家應該超越這個標簽。
消息顯示,賈玲的下一部作品也將挑戰(zhàn)傳銷題材影片。當市場還在辯論女導演的容貌、女導演只擅長情感題材的時候,這些女導演們不僅順利拿捏了情感題材,不斷更新補足了女性視角和真實女性形象的缺位,也能借由又借由女性視角帶來越來越豐富的社會議題的不同切入點。
而在那一場“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主義電影”的對談中,被問及類似電影節(jié)上同工同酬的呼聲,女性如何更好地掌握話語權?
楊荔鈉的回答也是耐人尋味,她說:“關于話語權,我以前從來沒想過,我以為是男人想的事兒,很復雜”“如果攝影機真的掌握在我們手里,我們就真的有話語權了嗎?也不一定”。
至于“為什么我們需要更多的女性主義電影”這個問題,新浪電影那一場對談中,特里耶的說法很明確:“在很多電影里,女性都是作為一個想知道男性在想什么的角色存在的,其實最重要的是電影主題不是順從男性的愿望來做的”。
女性導演做出好電影、女性導演做女性題材影片,都不過是作為一個導演,站在自身視角里做出了一部分作品而已,不要誤會,這些從來不是一個以性別對立為意圖的內容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guofajx.com/news-221096.html看見女導演!